时间:2018-12-11
我校研究生赴武汉高校进行学术交流
时间:2018-12-11
12月11日至12月14日,在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项目支持下,由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天彤教授、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李欢老师、音乐学系王先艳副教授带领我校6名硕博研究生赴武汉进行了两场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
(一)
12月12日上午,由我校和华中师大音乐学院主办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如期举行,两校共有7位硕博士生就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了学术汇报。我校博士生张颖对蒙古族土尔扈特民歌的流动声景进行了探讨;博士生张媚对我国音乐类慕课现状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反思;硕士生蔡抒洗讨论了自制乐器在偏远农村落后地区音乐教育的应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硕士生冯俊、刘露、徐爽、周晓分别以《鄂东南牌子锣乐班生存样态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衔接研究》《自在式延续与自为式传承–崇阳提琴戏戏剧节评析》《<礼记?乐记>在古代朝鲜半岛的接受史研究》为题进行了发言。
期间,华中师大音乐学系张业茂教授、我校张天彤教授以及王先艳副教授对每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精辟而有深度的评议,使得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同学们无论是在研究理论、方法,还是在视角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与拓宽。
论坛结束后,两校老师围绕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评估、就业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共同期望今后两校在研究生学术交流、演出实践等方面有更多合作。交流结束后,两校师生共同参观了赵洪啸老师的乐器工作室,赵老师给同学们展示和演奏了他的“单孔陶制手鼓”“竹埙”“中式印第安笛”等多项专利发明,使同学们对乐器的制作、发声原理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与体验。活动最后,两校互赠学术资料以促进校际友谊。
(二)
12月13日上午,本次学术交流的第二场论坛在武汉音乐学院举行,该次论坛由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与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联合主办,分为研究生学术论坛及学术讲座两部分。
上午举办的研究生学术论坛两校共有9位硕博研究生发言。其中,我校博士生向清全基于对鄂西北房县民歌的调查,对其民歌特征及“诗经民歌”现象进行了研究;博士生张媚针对我国音乐类慕课现状进行了研究及反思;博士生邵文婧以陈晓勇的管弦乐作品《时代万花筒》为研究对象,从音乐本体出发,探究作曲家的立体音乐语言思维以及表现其音乐构思所运用的现代作曲技法;硕士生夏雨慧则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数字资源版权管理问题入手,探讨艺术数字资源版权管理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的问题;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杨帆通过不同文本的比较及口述资料,对湖北神农架地区用于丧葬仪式的长篇历史诗歌《黑暗传》进行了有效梳理;刘雨重点对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微课手段进行分析与研究;陈琪欢则针对音乐手段介入对培养儿童早期创造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邹茜以中国《韶舞九成乐补》与韩国《世宗谱》为例,将中、韩最早律吕有量记谱进行相关比较;马晓澄通过对湖北省汉剧团和武汉汉剧院的分析比较,探析当代汉剧音乐创作群体及其创作方式。
武汉音乐学院汪申申教授、我校张天彤教授以及王先艳副教授针对每位同学的发言做了精彩的点评,并就实践及理论提供了可靠线索和建议,有利于各学科专业同学为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13日下午,在武汉音乐学院教学楼学术报告厅,由我校优秀博士毕业生,现武汉音乐学院教师胡潇主持。我校王先艳副教授进行了题为《论传统音乐的生成方式——以部分使用工尺谱的器乐乐种为例》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基于王老师对国内外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田野考察,以图像、音视频等鲜活而生动的方式导入主题,通过对不同乐种的分析,特别是对民间乐师在器乐传承中念唱乐谱环节的关注,阐释传统器乐的乐谱记录及口头传承的关系,进而将传承的行为与工尺谱旋律化的过程视为统一的整体,探讨传统音乐的“转换生成”方式。王老师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述方式得到在座师生的一致好评。
本次研究生论坛,涉及到音乐学、音乐教育、艺术管理、作曲理论等多个学科与专业,其中不仅有对音乐事项的宏观把握,也有对音乐作品的微观分析;既有对传统音乐的研究,也有对基层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思考,同时也有对信息技术下新兴教学手段的探讨,内容方法涉猎广泛,为同学们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与资料,开拓了学术视野,也为校际间举行更多学术交流活动奠定良好基础。